问答
11.技术标准的发展和竞争的新特点包括1.技术标准的形式多样,范围也日益广泛2.技术标准成为专利技术的最高形式3.技术标准对企业的竞争战略重要性不断增强4.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关税壁垒表现日益明显
12.技术创新战略的组成要素包括1.企业愿景2.战略目标3.战略指导思想4.战略环境5.战略方案6.战略实施
13.建筑行业的创新的划分为1.渐进性创新2.模块创新3.建筑创新4.系统创新5.重大创新
14.专利战略的特性为1.全局性2.长远性3.风险性4.法律性
15.技术情报管理的一般规则为1.要确保企业基本组织的学习能力2.技术情报活动应当与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计划和决策过程密切结合3.结构协调的技术情报活动应该主要起协调作用4.技术情报的混合协调应采用某种具体的情报项目组织形式5.技术情报的非正式协调有利于促进企业自动的信息收集行为
16.技术创新战略观包括1.基于竞争的技术创新战略观2.基于资源的技术创新战略观3.技术创新战略的实证观4.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
17.技术评价与引入的过程包括1.技术评价的启动2.技术浏览和技术监视3.技术评价4.技术选择5.技术
18.知识产权的基本性质:1.无形性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这是知识产权的本质。无形性也是知识产权区别于物权、债券、人身权和财产继承权的首要特征。2.专有性。又可称为独占性、排他性、垄断性。3.地域性
。即知识产权只在产生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地域范围内有效,不具有域外效力。各国的知识产权立法基于主权原则呈现出独立性。一国的知识产权要获得他国的法律保护,必须依照有关国际条约、双边协议或按互惠原则办理。4.时间性
。知识产权有法定的保护期限,在法定的保护期限内权利有效,超过了法定的保护期限则权利终止,相关知识产品即成为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为全人类所共同使用。
19.企业标准化战略包括(一)自然战略
。自然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采用某种运作方式来促使市场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它自己的技术、并使其成为标准。自然战略有六种具体形式:1.产品预告2.早期引导3.未来销售预测4.价格协定5.吸引互补供应者6.竞争者协同(二)时间战略
。时间战略的主要含义是指,企业在什么时候开展标准化竞争,强调的是标准化竞争的时机问题。标准化竞争的时机选择有两种情况:1.在新技术进入市场之前就开始标准的确立2.在新技术进入之后再开始标准化竞争(三)合作战略
。随着现代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和所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合作创新成为重要趋势,技术的标准化过程也越来越倾向于合作
20.技术创新的组成要素包括1.企业愿景
。愿景是指企业可以预见并且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的对未来的憧憬,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愿景说明了企业存在的目的和理由,为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 2.战略目标
。3.战略指导思想
。战略指导思想是关于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思路和整体观念,称得上技术创新战略的灵魂。它包括了对技术方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渠道的选择,对基本技术路线、实施战略的基本策略的确定等内容。4.战略环境
。战略环境是指企业制定、实施技术创新战略所面临的总体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5.战略方案
。战略方案是为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所做的具体安排,也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行动部署。包括四方面内容:创新技术的选择,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技术创新协作方案,创新成果市场化推广方案。战略实施
。21.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优势在于:1.先发制人占据有利市场地位
。采取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企业由于其技术和产品本身或某一方面具有独创性,可以在没有相同条件竞争产品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同顾客接触。有助于率先建立起良好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形象,使消费者对其产品形成依赖,增加后来者的进入难度。2.形成行业先锋形象
。3.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
。开展领先型创新战略的企业,由于其先进技术,常会获得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因而也往往会因此而获得超额利润。同时,由于其技术的先进性,企业在转让或许可其专利技术或专利诀窍时,也能获得可观的收入。4.率先制定技术标准
。作为率先使用新型技术的企业,也可能获得制定相关技术标准的主动性,使其他企业在生产同类产品的时候,必须满足该技术标准的要求。
22.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1.拒绝许可
。多数标准化组织都倾向于使用无专利权的技术,但在新技术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里,还是无法回避与专利权人的联系。由于降低交易成本和统一市场秩序的考虑,标准化组织希望对专利权人的许可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使其在“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基础上进行许可。对于有意参加标准的竞争者而言,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能从中获得原来无法获得的许可,或以较低的费用获得专利许可,以降低自身的成本。2.隐瞒专利技术信息
。由于标准化组织倾向于吸纳无专利权的技术,有的专利权人故意不透露其拥有专利权的情况,等待标准出台后,再以专利权人的身份向标准使用者索取许可费。3.抢先申请
。为了推动技术进步,标准化组织常常召集有关领域的主要生产厂商、研究机构共同设计技术标准方案。
23.从合作创新的活动与成果特征角度谈合作创新的类型可以分为:1.合作研究与开发
。即由合作各方联合定义并共同进行的R﹠D活动。其中可能是合作进行(基础)研究,也可能是合作进行新产品开发;可能是双边合作,也可能是多边合作。在合作研究与开发中,合作各方具有平等合作关系,根据项目要求与各方自身特点,分别承担或提供相应的知识、人力和物力及其他条件,共同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创新成果一般也归合作各方共同所有(除非合同另有规定)。2.委托研究开发
。这是合作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的科学研究或新产品开发活动。委托研究与开发的基础是委托合同,并且具有较明确的定向性质,即委托合同中常对研究或开发的任务和结果作出明确规定,被委托一方必须努力实现并达到任务要求。委托研究与开发中,委托一方通常负责提供资助,研究或开发活动由被委托方负责。大多数情况下,委托一方常会要求成果的所有权。3.研究或开发成果的转让与许可。这是指创新一方将自己研究或开发的具有所有权的成果向另一方,或多方进行的转让或许可。转让或许可的研究或开发成果大多是现有的成熟成果,被转让一方通过支付转让费或许可费,可直接将成果拿来使用。
24.模仿创新战略的优点在于:1.较低的进入门槛
。技术模仿比较于技术创新,其花费的时间和成本都较小、技术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对于采取模仿型创新战略的企业,在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上一般没有太高的要求,大多数企业都能够采用。2.低成本优势
。采用模仿型创新的企业,一方面们能够减少创新开发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较快地获得并利用新技术,从而可以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产品制造上,降低生产的成本。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资源价格较低、以及政府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技术模仿而快速利用新的技术,大都能取得降低成本和提高投资回报率的效果。3.较低的风险
。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