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杨恽是司马迁的外孙,有《报孙会宗书》。
32、刘向的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这篇文章被明代的茅坤称赞为"西京第一书疏"。
33、杨雄的散文有单篇散文《解嘲》和《法言》中的一些段落。杨雄被鲁迅称为最善于"模拟"的"大师",他模拟《易经》写过《太玄》,模拟《论语》写过《法言》。《解嘲》的写法,完全是模仿东方朔的《答客难》。
34、刘歆是刘向之子,他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上山海经表》等。
35、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36、《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以至于使得我们今天不论研究哪个部门的学问,仿佛都不能抛开《史记》而不顾。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37、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8、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9、《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前206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除《汉书》外,还有《两都赋》、《幽通赋》和散文《答宾戏》等,后人辑有《斑兰台集》。
4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东汉中期的赵晔。东汉末年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是蔡邕。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