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9年1月自考《新闻摄影》章节详解二

发表时间:2018-11-19 15:33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二章 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


一、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 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1.电影的诞生:
1)发现“视觉暂留原理”;当快速挥动一直燃烧的火把时火光的轨迹可以变成一条连续的火光带。后来人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当人眼再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的瞬间。这一发现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2)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获得“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专利权;
3)1888年法国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设计出“软片式连续摄影机”,是最早的摄影机;
4)1894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自己的电影留声机。这个称为“电影视镜”
5)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活动手摇式摄影机;
2、纪实电影的发展:
1)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最本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
★2)1922年(美)弗拉哈迪拍摄首部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这部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以今天许多人的眼光来看,他的创作手法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他经常会用扮演的方式,改变被拍摄对象的生活。但如果以一种历史的观点来看,以及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该片的历史价值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北方的纳努克》仍然变现出了对真人真事的尊重,对人类生存状态和对行将消失的文明的缅怀。
★3)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名称,提出“电影眼睛”理论;作品:《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
★4)1926年约翰格里尔逊(弗拉迪学生)在其评论中首次使用“纪录片”一词,创作了《漂网渔船》《夜邮》(摄于1936年的世纪录片史最伟大作品,具强烈艺术感染力)等片,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通过自己的创作,将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他被称为“纪录片之父”;在其发起和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5)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意志的胜利》,最早采用同期录音;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极端反动,但在艺术上却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
6)20世纪60年代进入变革期,★“真实电影”(法国,让•鲁什)和“直接电影”(美国,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出现。(真实电影是为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应积极参与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中,促使事物本质真实显露。直接电影是创作者不应影响被拍摄者,而是以观察者角度记录,将对被拍者影响降到最低,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联系:尽管两种流派在创作方法和观念上各种不同,都对都来的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7)20世纪70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创作开始逐步由电影转向电视。

(二)电视新闻摄影的发展:
1.电视的诞生:
1)1817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硒元素;
2)1873(英)约瑟夫梅发现硒元素的光电效应,奠定了电视技术理论基石;
3)1884年德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首台机械扫描盘;第一次提出并实现了顺序扫描,同步再现,为日后电视的发明奠定基础。                                       
4)1925年英国贝尔德利用扫描原理研制出首台机械电视机。
5)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影管,随后又制造出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了图像分解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1934年更为实用的电视摄影机出现。
6)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广播电视开播,视为电视诞生日
2.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
1)二战后,各国纷纷恢复电视播出,1946年6月7日,英国BBC从7年前停播的米老鼠节目的中断处开始复播,宣告了英国电视的新生
★2)二战后,美国的电视事业凭借其经济实力和科技方面的优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1951年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现在请看》主持人:爱德华•默罗;1953年美国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的12小时之后看到了典礼的实况记录片;20世纪50年代,电视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电视新闻见证了1963年肯尼迪遇刺、
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黑人争取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人类登月等重大历史事件。 20世纪70年代之后,电视新闻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触及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广泛的关注,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24小时全天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3)当今,新兴技术设备应用。
3.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电视采制技术的进步对纪录片、电视新闻摄影观念的影响
最初阶段:口播新闻--------1947年NBC(全国广播公司), CBS 16毫米摄像机,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20世纪7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ENG被发明出来------20世纪60年代卫星传播(日本卫星直播)-------20世纪90年代数字化网络化变革       


二、★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期(1938-1957)起源于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来源;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电影团,成员包括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著名摄影师。“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插上南京总统府”,“开国大典”

(二)草创期(1958-1966)
A、1958年5月1日首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播,9月2日正式开播,是中央电视台前身。第一天的节目: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的谈话。《到农村去》
B、1958年5月15日,图片新闻报道《东风牌小汽车》,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
C、1958年11月2日开始播出口播新闻节目《简明新闻》
D、1960年开始,北京电视台设立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播放自己的新闻纪录片。

(三)挫折期(1966-1976)中国的电视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唯一的成就就是开办了彩色电视。1972年,尼克松访华,美国三大广播公司带来了大批的采访队伍。中国决定引进先进技术。1973年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四)大发展期(1976-1992)
A、1978年元旦《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设立,同年5月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B、1978年底,CCTV开始在新闻拍摄中使用ENG设备
C、1979年中日合拍的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让中国观众第一次看到了没有粉饰过的真实的生活。
D、1983年,CCTV推出大型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此后的《话说运河》则以写实,冷静的手法引导观众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E、1991年 中日合拍又一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该片追求真实自然地纪实主意美学风格,大量运用长镜头,同期声等电视纪实语言手法,让观众感受到朴素之美。

(五)繁荣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领域不断拓展,内容日益丰富;真实性,客观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尊重。新闻时效性大大提高。
A、1993年《东方时空》栏目开播
B、1994年《焦点访谈》栏目开播,新闻评论类栏目开始兴起
C、1995年《实话实说》栏目开播
D、1996年《新闻调查》栏目开播
E、1997年为中国电视“直播年”。邓小平同志逝世,海尔--波普彗星奇观,香港回归,黄河小浪底截流和长江三峡截流
在1991年《望长城》掀起了纪实主义浪潮之后,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全面走上了“客观”与“再现”的道路。先后产生了《沙与海》、《藏北人家》、《最后的山神》、《远去的村庄》、《八廓南街16号》、《神鹿啊,我们的神鹿》等一大批在国内外电视节上获奖的优秀记录片,同时产生了康健宁、孙增田、陈晓卿、王海兵、梁碧波、段锦川等一批享誉国际的著名纪录片导演。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