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次上的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
1、含义:指从整个金融体系范围内考察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
2、从宏观层次上考察
信贷资金来源:各项存款 、债券(约为4% )、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流通中的货币、银行自有资金
3、从宏观层次上考察
信贷资金运用主要由五大项构成:
各项贷款:从我国的情况看,短期贷款在银行各项贷款中的占比较高,一般为50%左右,其次为中长期贷款。
证券投资:我国银行证券投资的主要对象限于政府债券,证券投资占银行信贷资金运用总额的比重一般为10%以上。
黄金、外汇占款 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二)微观层次上的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
1、含义:指仅就商业银行等经营性金融机构体系范围内考察信贷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
2、从微观层次上考察
信贷资金来源主要由五大项构成:各项存款、债券筹资、中央银行借款、同业往来、银行自有资金
3、从微观层次上考察
信贷资金运用主要由五大项构成:各项贷款;证券投资;缴存准备金;存放同业和同业拆出;本外币库存→包括“库存现金”和“外汇占款”
“库存现金”是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外汇占款”是商业银行办理外汇业务过程中,结存外汇所占用的人民币资金,用于结售汇业务的日常周转。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现状问题对策:
(一)现状:
1信用管理缺乏社会基础;
2落后的征信数据库
3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不够规范,执业整体水平低;
4缺乏法律、法规和相关的配套措施
(二)措施:
1加快个人信用立法步伐;
2对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
3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4建立完备的征信数据库,开放数据源;
5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三)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的必备环境,培育新的信用文化
根据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特征,分析银行加强债权管理的对策
现象
①分立重组。债务负担重的企业一分为二,将有效资产和精干员工的全部或大部转移到新企业,而将债务全部或大部分留在老企业,老企业称为背负银行债务的“空壳”企业,银行债权名存实亡。在分立重组的过程中,不通知债权银行,甚至故意封锁消息
②对外投资。在企业有效资产的全部或大部分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几乎不向老企业上缴利润,银行债务无法偿还。在地方保护下,债权银行对企业的对外投资权益无法采取强制措施
③强行租赁。在老企业之外设立新企业,新企业几乎没有自有资金,其员工来源于老企业,新企业强行租赁老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有效资产,但只是象征性的支付少量租金。这些少量租金仅够支付老企业的水电费等日常开支,根本谈不上偿还银行债务
④擅自处理抵押财产。未征得债权银行同意,擅自出售、转让已抵押给银行的财产,债权银行优先受偿权没有保障
特征
①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范围广、程度深。
②逃废债务现象危害极大。不仅使银行的巨额债权被悬空,导致国家信贷资金流失,更为严重的是,逃废债务现象危机社会信用基础,印象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③政府行为严重,个别地方政府参与企业逃废债务,逃废债务行为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或默许,这类不正当的政府行为危害性极大。
对策
1大力宣传逃废银行债务的危害性,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2加强资产保全队伍建设。
3银行要转变观念,主动帮助企业合理减轻财务负担。
4采取信贷制裁措施。
5运用法律手段。
6积极向上级行反映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