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应用文写作常见考点二

发表时间:2018-10-20 11:33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主题提炼

1、主题: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倾向。

(1)主题与课题的区别:课题是主题产生的基础,课题为研究对象,主题为研究结果;

(2)主题与论题的区别:论题具有客观性,主体具有主观性是论证的结果;

(3)主题与标题的区别:标题是文章的题目,主题是文章、作品内容的分析归纳。

2、主题的作用:(1)决定文章的质量;(2)决定文章的构成。

3、主题的形成和提炼

(1)形成:①长期积累;②偶然获得;③采集研究获得。

(2)提炼要“准、深、新”。提炼方法有:①变换角度,凝聚焦点;②由表及里,求活求深;③打破套式,异中求新。

4、主题的表现: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

(1)直接表现包括:①题含旨意;②开宗明义;③文末现志;④文中点题。

(2)间接表现包括:①“寓意”于人;②“寓意”于事;③“寓意”于景;④“寓意”于物。

5、表现主题的要求:(1)思想要正确;(2)开掘要深刻;(3)表现要集中。

6、写作过程中思维运行的脉络和顺序——思路的定义

常规性思路(公文,通知):沿着习惯思维;创造性思维(科学论著,文学作品):打破常规。

(1)思路所形成的依据:自然序和心理序。

(2)写作中对于思路的要求:a不违法规,思维要符合人们认识事物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常识;b不容杂乱;c寻求变通。

(3)思维运行的基本方法:A.思维的分类:a.抽象思维;b.灵感思维;c.形象思维。

B.常见的思维方法:a.归纳演绎(演绎:从一般到个别);b.分析综合(综合:将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c.联想与想象(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想象:对头脑中的表象及现象进行加工)。

发散与聚拢;变形与逆向;放大与缩小。

发散:由一个信息点想到多个信息;聚拢:中心店。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