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成本会计》串讲—第三章

发表时间:2018-10-12 10:06 来源:江苏省自考网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


第一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1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原理
1.1.1要素费用归集的原理
【概念】要素费用的归集是指按照要素费用的性质根据费用费用发生的地覅或收益对象进行归集。
1.1.2要素费用分配的原理
1.1.2.1要素费用分配及其分配标准
【概念】要素费用的分配就是将各种要素费用的发生额合理的分配给各个成本计算对象。
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分配标准总额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该对象分配标准额×费用分配率
1.1.2.2要素费用分配的程序
具体步骤:1.确定需要分配的要素费用的项目以及金额;2.确定具体要素费用项目的分配标准;3.编制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表;4.根据要素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5.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有关成本费用明细账。
1.2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概念】直接材料费用是指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构成产品实体或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材料耗费,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耗用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零部件、自制半成品、修理用备件、燃料、周转材料等。
1.2.1发出材料成本的核算
材料发出业务应该根据材料领料单和限额领料单等发料凭证进行核算。
1.2.1.1实际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核算
1.2.1.2计划成本计价的材料发出核算
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额+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额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额=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分配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分配的成本差异额
1.2.2材料费用的分配
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产品销售以及组织和管理生产的材料费用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账科目的
建造固定资产的材料费用   在建工程
【例】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辅助成产成本——供水车间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
1.3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核算
外购电力、蒸汽等动力,有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有的间接用于生产,有的则用于经营管理,这些动力费用的分配,在安装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的耗用动力的数量以及动力的单价计算,在没有安装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的比例或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
借:燃料及动力
贷:应付账款
1.4职工薪酬的核算
1.4.1职工薪酬的概念以及范围
【概念】职工薪酬是指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1.4.1.1【概念】a.计时工资。是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b.计件工资。是按职工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
c.奖金。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由于增收节支而给予职工的奖励。
d.津贴和补贴。是指为补偿职工特殊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1.4.1.2职工福利费,主要包括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以及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1.4.1.3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1.4.1.4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1.4.1.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
1.4.1.6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无偿使用自己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
1.4.1.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1.4.1.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1.4.2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
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主要有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和工时记录。
1.4.3职工薪酬的汇总和分配
1.4.3.1职工薪酬的汇总
1.4.3.2职工薪酬的分配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等;
企业职工薪酬,应按照用途分配计入本期各种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
1.5折旧费用的核算
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记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则记入“销售费用”。
计算方法:1.年限平均法;2.工作量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4.年数总和法
1.6利息的核算
要素费用中的利息费用,属于期间费用中的财务费用,不是产品制造成本的组成部分,所以利息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期末结转入当期损益。
1.7税金中的核算
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包括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不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期间费用的组成部分,作为管理费用进行核算。
未交税金——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  缴纳税金时——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1.8其他费用的核算
包括:修理费、差旅费、邮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运输费、办公费、水电费、技术转让费、业务招待费。


第二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概述
2.1.1辅助生产
2.1.2辅助生产费用
【概念】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在提供服务时发生的各项费用总和称之为辅助费用(或称辅助生产费用)。
【知识点】如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原材料费用、职工薪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动保护费、保险费、修理费等耗费。这些部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即构成辅助生产部门提供劳务或产品的成本,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核算。
【知识点】辅助生产费用中大部分应分配计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2.2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
2.3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2.3.1直接分配法
【概念】直接分配法是将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费用总额,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劳务(或产品),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各收益产品、车间、部门。
某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
该辅助生产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2.3.2顺序分配法
【概念】顺序分配法,是将各种辅助生产之间的费用分配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某辅助生产费用顺序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按顺序由其他辅助生产部门分入费用之和
该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已进行分配辅助生产部门接受的劳务
2.3.3交互分配法
【概念】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车间先进行一次相互分配,然后再将助生产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的一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公式】
2.3.4代数分配法
【概念】代数分配法,是按照数学中解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辅助生产劳务的单位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据各收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2.3.5计划成本分配法
【概念】计划成本分配法是指按辅助生产费用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各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3.1制造费用的归集
3.1.1制造费用的概念、构成
【概念】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
【简答】制造费用的项目包括:机务消耗、职工薪酬、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保险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差旅费、办公费等。
3.1.2制造费用的归集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其他应付款、银行存款
3.2制造费用的分配
【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3.2.1生产工时比例法
【概念】生产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所用工时的比例分配费用的方法。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3.2.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概念】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简称生产工资比例法。
【公式】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生产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3.2.3机器工时比例法
【概念】机器工时比例法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所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3.2.4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概念】年度计划分配率是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度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公式】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定额工时总额
某月某产品分配分配的制造费用=该月该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年度计划分配率


第四节 废品损失与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概念】生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生产工人违规操作、机器设备故障等原因而发生的各种损失。
4.1.废品损失的含义及特征
4.1.1废品损失的含义
【概念】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
4.1.2废品损失核算的凭证和账户
4.2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4.2.1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概念】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在修复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修复费用(一般包括修复期间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应分摊的制造费用),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治疗、制造费用
4.2.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概念】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指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净损失。
4.2.2.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简答】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成本,就是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与合格品发生的实际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废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科目的借方。
4.2.2.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按所耗定额费用计算废品成本,就是按不可修复废品的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的定额成本,再将废品的定额成本扣除回收的残料价值和应收配料计算出废品损失,而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
4.3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4.3.1停工损失的含义及构成
【概念】停工损失是指基本生产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由于停电、待料、机器设备发生固定或进行大修理、发生非常灾害以及计划减产等而停工,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应付职工薪酬,燃料和动力,以及制造费用
【单选、判断】对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费用,不作为停工损失,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5.1管理费用的核算
5.1.1管理费用概述
【概念】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5.1.1.2管理费用的内容
【概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是指厂部、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
【简答】管理费用包括:1.公司经费;2.工会经费;3.职工教育经费;4.劳动保险费;5.董事会费;6.咨询费;7.诉讼费;8.排污费;9.税金;10.技术转让费;11.技术开发费;12业务招待费;13.其他管理费用。
5.1.2费用管理的归集与结转
根据原始凭证——借: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
期末——借:管理费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5.1.3管理费用的核算
5.2销售费用的核算
5.2.1销售费用概述
【概念】销售费用是指企业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应付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5.2.1.2用的内容
【概念】销售费用是由于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与产品生产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作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的损益。
【简答】销售费用包括:1.运输费;2.装卸费;3.包装费;4.保险费;5.展览费;6.广告费;7.销售机构经费;8.其他销售费用。
5.2.2销售费用的归集与结转
借:销售费用  月末结转“本年利润”,记入贷方
借: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
5.2.3售费用的核算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5.3财务费用的核算
5.3.1财务费用概述
5.3.1.1【概念】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5.3.1.2财务费用包括:
1.利息支出。是指企业支付的短期借款、短期债券利息、商业汇票贴现利息、长期借款、长期债券、长期债券在固定资产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利息、长期债券用于流动资产的发生利息等。
2.汇兑损失。是指企业的外币存货、外币现金和外币结算的各种债券、债务等因外币市场汇率的变动所造成的损失。
3.金融机构手续费。是指企业支付给金融机构办理转账结算的手续费和外汇调剂手续费等。
5.3.2财务费用的归集与结转
5.3.3财务费用的核算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