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
11、影子价格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答:(1)如果企业增加某种投入要素投入量1个单位,会使企业的利润增加,这一利润增加额就是该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
(2)如果影子价格为非零,说明该投入要素是生产中的“瓶颈”;如果影子价格为为零,说明该投入要素是生产中利用来足;
(3)如果影子价格大于市价,说明购买这种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如果影子价格大小市价,说明购买这种要素来扩大生产是不算的。
12、根据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划分的生产三阶段来分析每一阶段生产函数的特征,并说明为什么第二阶段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答:(1).第一阶段:由于总产量上升,即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又由于平均产量上升,所以单位变动成本下降;说明增加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所以,可变要素的数量停留在这一阶段是不合理的。
(2).第三阶段:由于总产量下降,即单位固定成本上升,又由于平均产量下降,所以单位变动成本上升;说明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不能超过OB,否则就会使成本增加,所以,不合理。
(3).第二阶段:由于总产量上升,即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又由于平均产量下降,故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运动方向相反,说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找到一点使两种成本的变动恰好抵消。在这一点上再增加或减少投入要素的数量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第二阶段是经济上的合理阶段。
13、说明评价互斥的投资方案时,使用净现值法比使用内部回报率法好的原因。
答: (1).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是按内部回报率来贴现的,而净现值法则假设按资金成本来贴现的。资金成本是资金的市场价格,代表显示的贴现率,而按内部回报率来贴现则是不现实的。所以,采用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更合算。
(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更简便。
(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14、说明政府对垄断企业干预的主要方面。
答:(1).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包括分解垄断企业,防止垄断产生,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防止串通。
(2).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
15、企业定价考虑因素有哪些?
(1).产品的成本。
(2).产品的需求。
(3).竞争对手的情况。
(4).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令。
16、差别定价的种类有哪些?
答:(1).以顾客为基础(如:在电影院的门票对成人和儿童的价格是各不相同的)。
(2).以产品为基础(如:对不同型号的产品进行不同的定价)。
(3).以空间为基础(如: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价格也是不同的)。
(4).以时间为基础(如:服装行业随着季节的变化,价格变化上都是存在差异的)。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