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复习资料:2018年10月自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笔记三

发表时间:2018-09-28 15:52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三.1、杜甫的思想。
①其浓厚的忠君观念,忠君是儒家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常常和爱国连在一起。
②以儒为本,蒹及他家的多元性理念。   

2、杜诗的思想内容。
①反映了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过程。
②抒情叙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这在他的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③除史诗性质的时事诗,政治诗外,还有不少的咏物诗与山水诗,同样是情深景深,显示很高的艺术造诣。

3、杜诗的艺术特色。
①杜诗的艺术风格是沉郁顿挫,首先是语言之凝练,意向之精简,结构之波澜起伏,声调之抑扬顿挫,皆给人以凝重深沉,千锤百炼,百转千回之感。
②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以少量字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用语准确,简而精,少而凝。
③诗歌艺术构思崎岖宏阔,思力的深厚使诗歌深沉隽永,具备了潜气内转,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④诗中凝聚了作者忧愤深广的感情眼看百姓受苦无能为力,激起了深沉的痛苦。
⑤他的诗融入了深厚的学历和深沉的构思,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4、杜诗的创作原则  
①向古人多方面的学习,颉取其长,转益多师,是杜甫文学创作的立足点和总原则。杜甫非常重视诗歌兴观群怨的教化功能。
②杜甫对唐代反对唐初及其梁浮靡文风,对复兴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持赞成态度。在遣词用语方面达到一字千金,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③强调思想内容,又注重艺术表现,一方面推重古体,又留心近体,一方面要求风格语言的雄浑古朴,又注重雕琢用心,讲究清丽华美。

四.1、苏轼散文的特点
①有记友情,或写襟怀,洋洋洒洒,书写自如,苏文在手法和体制上单一走向复合化,经常突破就有的格局,灵活多变。
②语言庄谐相间,散韵互用,偶交错,文风自然平易,而又仪态横生,气象万千。
③苏散集中体现了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了一代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   

2、苏轼的影响。
①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文学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②宋人爱在诗中显学识发议论的风尚,大都源于苏轼。
③苏轼所创立的豪放词派,直接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所继承。

3、苏师的诗风。  
①主张兼容并蓄,苏轼的诗风格基调清雄奔放,同时又蒹有简淡绝俗之美,而他在创作时特别注意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调和,互相涔透,所以他的诗常呈现刚柔并蓄之美。

五.1、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①抒发报国豪情和壮志难愁的悲愤。如《鹧鸪天》  
②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成为稼轩词有一主题。如《水龙吟》  
③辛弃疾题材广泛,穷达出处,儿女之情,田园感受都在词中有充分的表现。  
④在辛弃疾眼中,农村田园的生活和景致充满了情趣。如《西江月》

2、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①刚柔相济的审美特质。辛弃疾既扩大题材有保持词体要渺凄迷之特美是他的典范。
②以论为词。喜议论善用典是稼轩词的突出特点。如《永遇乐》   

3、辛弃疾在词史上的地位
①辛弃疾探索出一条相反相成、调剂浑融的道路,创立了稼轩体这种新的体式。稼轩体在南宋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时代审美主潮作用下,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开辟了新的词体,并形成了新的词派,有力的推动了词体的发展。
②稼轩体在词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将词体特有的幽微要渺的特质与时代的风云际会结合在一起,既保持了词体的审美特色,又融入时代精神,强化了词体的生命力。

4、苏轼词与辛弃疾的异同。
①过人的才气、豪放的气质、坎坷的经历,特别是辛弃疾有意学习苏词,都是二人风格相近的原因。然而二人也有相异之处。
②时代不同,词人的经历不同,词中的感情内涵也不同。
③二人风格个性的差异。苏、辛二人个性不同,突出的表现在作品的风格上。东坡性情旷达,词作自然天成,稼轩性情豪放,词作沉郁痛快。在作词的态度上,苏多呈天籁,辛多以人力。
④词调守律的不同。苏轼豪放词在北宋即有不协音之评,而稼轩词则有”当行“之誉,即指辛词合于音律。
⑤二人对待作词的态度不同。苏轼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不免有游戏为词的作品。辛弃疾则是全力作词,并将词作为自己表现思想情感、志向抱负的主要载体。
    
六. 1、关汉卿 《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分析  
①在所有真诚的愿望彻底破灭的生死关头,窦娥向素所敬畏的天地神灵发出了严正的抗议,表现了一位善良无辜的女性在生命被剥夺前的瞬间内朦胧的觉醒。
②就是这样一个命苦到不能再苦、善良到无可再善良的弱女子,为了维护传统的贞洁观念和起码的人格尊严,却被黑暗腐朽的专制政权推上了刑场。应当说,窦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发出的对天地神灵的诅咒是蕴蓄着满腔怒火的,但字词行间依然关注着善良、不平和无可告语。

2、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关汉卿是把杂剧从朴野粗糙的民间形式推进到成熟完备的文学形态的伟大戏剧家、元杂剧无可争议的奠基人和最高成就的卓越代表者。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完善杂剧体制结构,创立戏曲艺术范式
②运用典型化手法,塑造各类戏剧形象
③重视舞台效果,创立本色风格

3、关汉卿思想的复杂性
①他对蒙元入主中原所造成的伦理文化解体和社会的混乱无序有过深沉的忧患,对科举取士的废止所导致的颓唐生涯,却培植了他风流自适、滑稽佻达,甚至玩世不恭、放纵不检的狂狷性格。
②揭露强权政治所酿成的斑斑罪恶,最大限度的传达被压迫者愤郁不平的心声。
③总之,这多层次的矛盾,是社会文化思潮来回激荡的产物。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