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
*1、教育学诞生的标志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还有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答:教育学独立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这一时期是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具体在
P 6~7)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现象,其他动物界都不存在教育现象。
答:教育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社会服务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动物上虽有与人类的抚育子女相类似的地方,但它不属于教育,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本质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从事社会生产劳动。
*3、(选择、辨析)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
答:一方面是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教育,以做好与其他教育的协调与沟通;另一方面也要开展一定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为公民的劳动就业做准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
*4、(选择、辨析)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P29
答:古代的教育形态的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学校的产生和发展。唐代教育代表了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发展水平。唐代学校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
唐代晚期还出现 一种具有研究性质的高等学校——书院。)在奴隶社会学校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的学校教育。斯巴达特别重视军事的镇压,雅典的教育措施与斯巴达不同。第
二,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古代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如:“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自身成为独立活动领域。
*6、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的教育都属于现代教育,但受教育的实际权利不同。[对]
答: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教育机会均等”,但实际上还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贫富不均,受教育机会也有差异。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反对种族歧视,主张民族平等,特别关怀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克服城乡差别、地区差异,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改革和健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彻底实现教育权的平等。
*7、环境绝对论是错误的,如:“狼孩”。 (P43)
答: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条件,他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作用。不同的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不相同,对人的发展的意义也不相同,因而不同环境中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区别。
*8、儿童就是一张纸一块蜡做什么就是什么,可以随心所欲塑造。[错](P47)
答:历史上曾有过“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决定论”的主张,例如:法国教育家爱尔维修说:“教育是万能的,它甚至还能创造天才。”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任何式样的。”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片面的,他们没有看到人是通过他们所参加的实践活动来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影响做出反映,并获得主体自身发展的。他们也没有认识到,人作为一个主体也是在与教育这个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反映客体并获得主体的自身的发展的。
*9、“拔苗助长”必须早期教育。[错] (P54)
答:教育工作者要适应这种顺序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渐地前进,不能“拔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由可能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早期教育的主张是对的,但是,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还应该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去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0、教育工作者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答: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的
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迅速切实的提高。
*11、少年期性成熟是至关重要的变化,对学生的相关两性教育。(P57)
答:少年期性成熟是至关重要的变化, 它既影响体态的变化,也影响心理的变化。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成人,不是小孩了。由于性开始成熟,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并产生新的感受和体验,对异性、对书籍和电影上的相应的内容感兴趣。这些都应视为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要使这种兴趣染上不健康的东西,教师和父母应及时地给予正确的指导,向少年传授性心理卫生知识,让他们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使十分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心绪的平静,对生理变化产生的惊慌减少,适当的引导还能激起学生自尊、自爱、自主、蓬勃向上的愿望,使他们把精力放到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有益的活动中去。
*13、青年期需不需要我们给予跟随指导?(P62)
答:必然的,应给予指导。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处于形成时期,所以还不成熟、不稳定,对人生和世界的评价还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帮助学生提高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水平,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指导和帮助青年初期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4、“瓶颈现象”教育与人口的关系非常密切。
答:我国的教育问题同样受到人口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人口数量多、素质差、地域分布不均匀等,这些问题强烈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人口构成中未成年人口比重大导致教育“瓶颈现象”,人口分布不均衡及城镇化趋势增加了教育发展的困难,人口文化素质较低阻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等。
*15、(多、辨P83)教育和经济同步发展。
答:[错]有不平衡性。教育与社会诸因素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落后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种是教育走在了社会诸要素发展的前沿。
16、对应试教育进行了批评。
答: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上,既要注意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注意独立个性的培养。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一起抓,不能有所偏废。五育的实施无先后之别,无“重要”与“不重要”之分,应该全面进行。而且在贯彻每一项教育时,也应该全面完成教育任务。教育的覆盖面也是全体学生,而不能之抓少数“尖子”。
*17、教学是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
答:[错]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教学则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全面、深刻,对学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最大。学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所以是核心工作。
*18、学生可以不用教师的引导。
答:[错]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所以………
*19、说的是什么德育目标。(三个小辨析P191)
答:《中学德育大纲》(1995)规定中学德育的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公产主义者。”
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使:“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苦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20、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21、不同水平上有不同的德育要求,如公德意思。(依据社会生活实践对不同年龄学生品德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求。)
答:社会对不同年龄学生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要求,是有区别的。现实生活中,初中学生出现了道德上的某些不当或失误,人们也许能够理解他,但同样是这些失误,如果发生在高中生身上,人们也许就不会持宽容的态度了,甚至可能会批评他。这种社会对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要求反映到德育目的中,就是德育目的的层次。
*22、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195)
答:德育的基础内容正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所以诸如公平、公正、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应当成为中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
*23、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问题。(P202)
答: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实际是道德教育和道德生活的核心问题,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也是道德教育必备的理性基础。
24、(辨析P255)中等学校教师的劳动价值最终体现在开启心智和塑造人格。
教师的劳动的价值是多方位、多层次的。从纵向上看可分为对国家、社会、个人价值;从横向上看可分为对社会、学校、家庭、受教育者、教育者个体;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物质的、精神的等。
*25、中等学校班主任工作方法中榜样示范法。(P262)
答:榜样示范法是指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影响学生的方法。班主任为学生树立榜样时要注意榜样必须真实可信,帮助学生缩短与榜样的角色距离,并促使榜样成为学生自律的力量。
*26、学校作为主渠道,需要学校组织课外活动。(P293)
答:[错]各方面的支持。开展课外活动只依靠校内的教师、团、队组织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学生家长中有各种人才,可争取他们来做辅导工作;校外教育机构是配合学校教育的阵地,所以,学校开展活动应取得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科技站、儿童剧院等的支持与配合。
27、中等学校中的党政关系。(即领导体质P300)
答:根据我国的国情,中等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必须在党组织的监督下实行。这种体制体现了党对学校的领导,但容易产生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弊端。所以,学校党组织应把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上来,注意管理党的内部事务。应大力支持校长的工作,不干涉教育行政和教学管理事务。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