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30)

发表时间:2021-07-22 14:36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七章 文学创作

11.艺术灵感

(1)定义: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

(2)提出者:最早用灵感这一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活动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他认为诗人在创作时由于受到神灵的凭附,会陷入“迷狂” 的状态。

(3)特征

①突发性。在艺术创作中,灵感的袭来是没有任何先兆的。

②迷狂性。当作家处于灵感状态时,他的思维就不再是正常的思维了。

③创造性。艺术灵感能够使作家的艺术创造力在瞬间中达到一个高峰。

 

12.艺术灵感与艺术直觉的区别

(1)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

(2)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3)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13.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关系

(1)概念

①艺术情感是创作和接受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使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特征是共通性。

②自然情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体验,是主体对于他与客体之间利害关系的功利性评价的心理反应。特征是私人性。

(2)区别

①自然情感既有令人愉快的积极情感, 又有令人痛苦的消极情感,人们的利益得到满足他就会产生愉悦之情,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他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②艺术情感则只有愉悦而没有真正的痛苦。考其原因,是由于艺术情感是人与对象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之时所产生的情感。

(3)联系:自然情感是艺术情感的基础,艺术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华。

 

14.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1)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艺术创作本质上乃是一种情感宣泄,是情感积累必然导致的结果。

(2)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同时就是一个情感表现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始于创作主体对于自己以往的情感积累的再度体验。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曾谈到过这一情感的再度体验过程。他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3)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情感显现为文学作品中的具体形象的过程。苏珊·朗格说:“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是情感的意象。对这种意象,我们可以称之为艺术符号。”

(4)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艺术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在艺术创作过程,由情感积累到艺术情感的升华是一条主线, 其他因素都是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

 

15.一般说来,无论是抒情性作品中,还是叙事性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都必然是三种因素的组合过程:一是感性形式,它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二是情感, 即经过作家再度体验的艺术情感而不是自然情感。三是理性因素, 即作家的政治伦理观念及其他知识系统。正如英国表现主义美学家鲍山葵所说,“美是情感变成有形。”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