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文化概论(一)章节复习资料(21)

发表时间:2021-07-22 11:06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五章 抒情作品

1.抒情作品

(1)分类:依据“三分法”,文学作品分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2)内涵: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

 

2.抒情作品的情感表现

(1)抒情作品可以借助种种手段,通过种种途径,行之有效地抒发无所不在、高度复杂的情感。李商隐的《无题》本身就是“题”,不过是“隐晦的主题”而已,这正如他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是可意会而难言传的。

(2)抒情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色彩斑斓、多种多样。“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表达了对“百年孤独”的悲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表达了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

 

3.广义的情感和狭义的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生理性需要引发的体验;情

感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社会性需要引发的体验。

②情绪产生较早,出生不久的婴儿即有快乐与痛苦的情绪表现;情感产生较晚,它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③情绪还有一定的情境性,它可以由一定的情境引发,一旦情境改变,情绪即告消失或转移;情感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

(2)联系

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受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表现出来。

②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各不相同的。

 

4.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首次对“审美情感”做出阐释的是英国学者克菜夫·贝尔,他认为,审美情感来源于艺术品的“有意味的形式”。

 

5.抒情的本质

(1)三种回答:抒发情感即表现情感、抒发情感即传达情感、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2)表现论

①20 世纪西方最为重要也是最主流的抒情理论。

②最基本的内容是阐明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因而这种理论又被称为“情感论”。

③首倡此说的是法国学者欧盖尼·弗尔龙。

④“表现”与“情感”的关系

A.情感通过表现才得以定型化,只有通过表现,艺术家才能明确自己究竟要表现何种情感。

B.表现的方式、途径、策略又是由情感的性质、类型所决定的,不同的情感由于性质和类型不同,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途径和策略加以处理。

(3)托尔斯泰的传达论

①概念:托尔斯泰认为抒发情感就是传达情感。

②特点

A.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艺术家只有具有真情实感,才能将其传达给别人; 而且这种情感必须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艺术只是“传达”情感而非“表现”情感。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传达情感不同于表现情感,一个人受到惊吓时的战战栗栗、吞吞吐吐,虽然也“表现”了情感,却无意于“传达”情感。

C.传达必须借助某种外在符号,如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 只有借助这外在的符号,才能传达艺术家的内在情感。

(4)抒发情感即投射情感

移情就是投射,即把主观的情感投射于物,形成情感的“物态化”。约翰·罗斯金把诸如此类的“移情”“投射”称为“情感误置”。他据此把人分成三种:第一种完全不是诗人,第二种是第二流诗人,第三种是第一流诗人。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