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
26.社会认知的过程
(1)信息的搜集和选择
①影响因素
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像非社会信息的选择一样,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
②获取信息常见的途径
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常见途径非常多,诸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③人们的先前经验对信息搜集和选择的影响
A.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与当前有关的。
B.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
C.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
(2)信息的整合过程
①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 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效应 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效应 响更大的现象。
②晕轮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中推论出认知对象 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 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知觉者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知觉者认为是坏的。
③社会刻板印象
A.概念: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群体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②形成原因
A.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的推论;
B.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 , 因而人们普遍认为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C.人们有时受到接触机会的限制,只能通过间接方式得到信息,而信息一旦获得,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所形成的印象就难以改变;
D.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
E.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