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们
6.高适
(1)简介:字达夫,郡望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2)边塞诗的特点:纵横顿宕,悲壮沉雄,以骨力取胜。
①除七言歌行外,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长篇吟怀式的五言古诗,将个人边塞见闻、观察思考和功名志向糅为一体,苍凉悲慨中有理智的冷静,但基调慷慨昂扬。
②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是对战士浴血奋战而忘我的崇高精神的颂扬,也是对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不满。作者不讳言征战的艰苦,但不失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苦难与崇高的对照,更增添了出塞征战的慷慨悲壮。除以沉雄气质和浑厚骨力取胜外,此诗用韵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是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的典范之作。
7.“高岑”: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在唐代极为流行, 高适和岑参均为盛唐边塞 诗的杰出代表。杜甫诗中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高岑”并称之名始于此。他们的边塞诗都有一种追求功名的昂扬志气及现实的悲慨,呈现出一种慷慨悲壮之美。
8.岑参
(1)简介: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在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的盛唐诗人里,岑参是留存作品最多的,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
(2)岑参边塞诗好奇的特点
①岑参擅长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诗人热情地歌颂印象中的军旅生活、边塞风物、民域风情,描写神奇瑰丽,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②岑参的诗歌中带有感性的色彩,讲究感觉印象,浪漫的想象,飘逸的描写,寓情于景。
9.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曾寓居蓟门,故被称为蓟门人。仅存六首诗,有两首极为著名。一首是妇孺皆知的《登鹳雀楼》,另一首为《凉州词二首》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沉雄浑厚处与高适诗相近。此诗当时即被配乐传唱,流传甚广,成为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中的夺冠之作。
10.陶翰:作诗以五言为主,写有一些边塞诗,多古意苍劲的悲壮风格,代表作《出萧关怀古》《古塞下曲》。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