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章节复习资料(13)

发表时间:2021-06-21 16:26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四章 两汉诗歌

1.五言诗的形成过程

(1)《诗经》少数诗章已出现片断或全章五言的诗句,如《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只是四言诗中偶尔出现的五言片段,自然不能看做五言诗的起源。

(2)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者,如秦始皇时的民歌:“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这已是完整的五言。

(3)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如“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李夫人歌》,载《汉书·外戚传》),这标示着五言这种诗歌形式正在西汉酝酿,将要脱颖而出。

(4)到东汉, 乐府诗歌里就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长歌行》等。

(5)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和班固的作品。

(6)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三首、郦炎《见志诗》二首、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赵壹《刺世疾邪赋》篇末附诗二首等。其中,张衡和秦嘉的作品,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

 

2.《古诗十九首》

(1)简介: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 冠以此名。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

(2)情思内涵: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具体表现为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

①《古诗十九首》的离情别绪,表现为思乡和怀人。

A.长久漂泊他乡,又无所成就,游子的思乡深情令他们寝寐难安,如《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仿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以月圆反衬亲人不能团聚,写月圆的情境表达思乡情感。

B.思乡的根底,是思念家乡的亲人。《古诗十九首》把思亲的情感聚焦在妻子身上,如《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还从思妇的角度,抒发她们的闺思和愁怨,展示她们婉曲复杂的心态,如《迢迢牵牛星》。

②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

《古诗十九首》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表现游子士人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及其人生的某些观念。有功业迟滞的焦灼和失意,如《迴车驾言迈》《今日良宴会》;有世态炎凉的深刻感受,如《明月皎夜光》;更感受到了人生短暂、飘忽如寄,如《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游宦的挫折,人生的失意,使游子们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重新认识人生的价值。他们开始执著于现实人生,看重当前生活的快乐,如《生年不满百》(“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3)艺术表现特征

①意蕴多义:言有尽而已无穷的表现风格。

涵咏不尽,意味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②浅近自然、不假雕饰而富于表现力。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醇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似乎信手拈来,没有错彩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如《迴车驾言迈》(迴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直抒时光流逝而功名不成的焦灼,感叹人生不永,非常真诚。

③情思与景物、情境的融合。《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或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能够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如《去者日已疏》;《古诗十九首》也有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的作品,如《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3.“苏李诗”:产生于东汉末年,应是由汉末人所作。

 

4.汉乐府的分类

(1)较早给汉乐府分类的是东汉末年的蔡邕,他将汉乐府分为四类:大予乐、周颂雅乐、黄门鼓吹和短箫铙歌。其后,多有学者为乐府歌诗分类, 以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最受推重。

(2)郭氏基本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乐府诗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等十二类。郭氏分类比较系统,繁简适当,后人研究乐府多遵从这个分类。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中最多的类别。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