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先秦散文
6.诸子散文:《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这四家的代表作,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论语》《老子》和《墨子》;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7.《孟子》文章的特点
(1)雄辨色彩。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对方被纳入自己设置的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8.《庄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 篇,今存 33 篇。现在通行的《庄子》的最早注本就是郭象注本,包括《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作,《外篇》和《杂篇》则基本是其弟子和后学所作。
9.《庄子》的文学色彩
(1)异彩纷呈的故事:《庄子》用众多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行文中充满了故事情节,使说理足具形象性和趣味性,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伯乐治马、轮扁斫轮、西施病心、濠梁观鱼、妻死鼓盆、痀偻承蜩、梓庆削鐻、蛮触之争、舐痔结驷等。
(2)奇幻谲诡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逍遥游》写鲲鹏南迁,鲲可以自由变幻体貌,由鸟而鱼。
(3)空灵飘忽的文风:《庄子》的故事不受常情常理的拘限,故事之间往往是跳跃式的承接,这就造成它结构、行文的空灵飘逸,如《秋水》。
(4)谐趣和讥刺横生:《庄子》的寓言多数都带有谐谑和讽刺的意味, 如《庄子·列御寇》中的“舐痔结驷” 是对那些以人格为代价,换取功名利禄的无耻之徒的辛辣讽刺,造境用语犀利尖刻,令人大快朵颐。(《庄子》寓言中, 最具谐趣和讽刺意味的有“鸱得腐鼠”“触蛮之争”“舐痔结驷”等。)
(5)精湛传神的文笔:人物描写,往往用很少笔墨,就写出了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光怪陆离的艺术形象,一般都是以“写意”笔法出之,《庄子》也很擅长细腻逼真的“工笔”。
10.《荀子》说理散文价值不高的原因
(1)长于比喻,但少用寓言;
(2)创作赋和诗。荀子的赋是说理的文赋,既不抒情,也无诗样的体式, 文学价值不高。
11.《韩非子》的特点
(1)韩非子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极善分析,条理严密, 议论透彻。
(2)韩非散文最具文学色彩的是它的寓言。《韩非子》是先秦诸子著作中使用寓言最多的,共有 300 多则,如自相矛盾、酒酸与恶狗、郑人买鞋等。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