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章节复习资料(2)

发表时间:2021-06-18 16:30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二章 《诗经》

5.《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①抒情诗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直白的。

③叙事性的诗作也饱含着作者的真挚感情。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①对表现手法赋、比、兴的不同归类

A.《周礼·春官·大师》将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B.《毛诗大序》将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

C. 唐人孔颖达加以区别,认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 诗文之异辞耳”,依体用关系,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这一认识得到后人的普遍认同。

②对表现手法赋、比、兴的不同解释

A. 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B. 李仲蒙:“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注:朱熹的说法比较平实恰切,为后世普遍接受,但它对诗歌传达情感的特点未予重视。李仲蒙从情、物关系的角度解说,突出了诗歌的情感特征, 可以弥补朱说的不足。

(3)四言诗的典范。以四言为基本句式,同时又参差变化, 比较灵活, 间杂二言句到八言句,带有明显的民歌风味。

(4)章法结构和语言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

《诗经》的语言特点: 质朴畅达,与之前的远古歌谣和之后的楚辞都不同;词汇丰富,据清人陈奂《诗毛适传疏》统计有关建筑的名称 82 种, 草名 104 种,虫名 23 种,鸟名 35 种,马名 28 种;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如“窈窕”“参差”“拮据”“关关”等),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6.赋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2)直接叙事的诗,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等;直接刻画描写的诗,如《国风》中的《芣苢》等。这些诗作,没有刻意修饰, 只是平实客观地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

 

7.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如《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接连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这样的“比”,基本是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用“比” 最常见的一种情形。

 

8.兴

(1)大体来说,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2)就其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它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与诗歌情思没有意义相关时,其作用则往往是起韵。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