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50 至 70 年代文学(1949—1977)
26.梁斌《红旗谱》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1)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
(2)在艺术上重视文学的民族形式。作品“比西洋小说的写法略粗一些,但比中国的一般古典小说要写得细一些”;
(3)在语言方面,小说从词汇到语法,都注意语言的个性化、口语化、生活化;
(4)注意描写中国北方农村的风俗画与风景画,使作品深深扎根于厚实的民族土壤之中。
27.“十七年”小说的缺失
(1)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
(2)由于从抽象的政治结论出发,一些小说不是采用文学的构思方法, 而是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方法, 形成了统一的图解理念的思维模式, 有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3)对现实主义的理解比较狭隘,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不够多样,更缺乏有批判现实主义深度的作品;
(4)从总体上看,“十七年”小说的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创作方法、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缺乏多种色彩,应该予以正视,不容避讳。
28.50 —70 年代台湾小说代表作家及作品
(1)白先勇的小说,在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历史感”的具备、语言的成熟等方面, 具有卓越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孽子》等。
(2)欧阳子的小说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主要作品有《墙》《近黄昏时》《秋叶》《魔女》《觉醒》等。
(3)林海音对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婚姻悲剧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对女性的身世和命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主要作品有《城南旧事》《金鲤鱼的百裥裙》《婚姻的故事》等。
(4)陈映真是一个以“人道主义情怀、批判意识和民族主义精神”为其小说世界核心的台湾乡土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将军族》《面摊》等。
(5)於梨华以创作留学生题材小说著称。主要作品有《又见棕榈 又见棕榈》等。
(6)聂华苓小说的基本主题是对世界的变化充满困惑和怅惘。主要作品有《一朵小白花》《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等。
(7)琼瑶是台湾言情小说的代表人物。理想化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令人“同感”的情感、传统意象和诗词歌赋的引进,清丽流畅的语言,使琼瑶的小说成为六七十年代台湾言情小说的“主流”和“代名词” 。主要作品有《窗外》《几度夕阳红》《在水一方》等。
29.50 —70 年代香港小说代表作家
(1)刘以鬯是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纯”文学作品充满了创新精神和实验色彩。代表作有《天堂与地狱》《酒徒》《寺内》;
(2)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
(3)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又一代表人物。以情感贯穿“武”“侠”,注重爱情描写和塑造女性形象, 是其武侠小说的基本特色。主要作品有《龙虎斗京华》《十二金钱镖》《白发魔女传》等。
30.《青春之歌》的主题内涵
(1)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
(2)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从而谱写了一首的壮丽的青春之歌;
(3)作品集中概括了我国 30 年代众多青年知识分子的曲折经历与艰难的成长过程,揭示了青年的人生追求与个性解放只有投身社会解放事业,才能真正地实现。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