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
36.《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艺术特点
(1)《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事和人,饱含着作家强烈的爱憎,闪烁着社会批判的锋芒, 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 使回忆往事与批判现实融合在一起。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
(2)《朝花夕拾》以叙事为主,但同时穿插了议论,融入了浓厚的抒情,是叙事和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
(3)清新恬淡与讽刺幽默统一。基调恬静明快,读来亲切动人,但在恬静平淡的回忆中,却时时可见讽刺机锋和幽默笔调,使人咀嚼回味之余, 深受启发。
37.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点;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鲁迅杂文好用反语、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往往三言两语就能画出敌人的“鬼脸”,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4)鲁迅杂文造语曲折,往往不直接得出结论,而采用比喻、暗示、对比等手段通过叙述描画突出事物的内在矛盾,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38.对鲁迅的评价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的文学创作最先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而且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
(1)鲁迅的思想丰富复杂、博大精深,是中国 20 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毛泽东称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2)进化论和个性主义思想是鲁迅前期思想的重要内容;
(3) 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见解,也是鲁迅早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在后期,鲁迅克服了早期思想中的偏颇之处,思想更趋成熟。
39.《新潮》作家群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1)汪敬熙:《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
(2)杨振声:《渔家》《贞女》;
(3)叶绍钧:《这也是一个人》《春游》;
(4)俞平伯:《花匠》。
40.问题小说
(1)1921 年以后, 一些作家沿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 的方向,创作的一批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
(2)其思想特征在于揭示社会问题, 批判社会黑暗, 并试图提出解决办法。
(3)代表作家及作品
①冰心:《斯人独憔悴》《两个家庭》《超人》;
②庐隐:《海滨故人》;
③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
④王统照:《沉思》《微笑》。
(4)对于提出的种种人生问题,这类作家各自的解决方法
①冰心: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是“爱”;
②庐隐:揭开欢乐的假面具,打破人们的迷梦,以此宣泄愤世厌世的情绪;
③许地山:用宗教意识来解人间苦闷;
④王统照:以“美”和“爱”来弥合缺陷、净化人生。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