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章节复习资料(36)

发表时间:2021-05-06 17:55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

6.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

 

7. “中庸”即“用中”,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8. 孔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观

(1) “言行一致”说,从孔子开始将其作为道德修养问题来说明。

(2) “知易行难”说,《尚书·说命上》中提出。

(3) “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荀子。

(4) “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提出知行“并进互发”说。

(5) “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

(6) “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9.“知行合一”实践观的特点

(1) “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2) 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

(3) “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0. 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

(1) 上帝崇拜。殷虚卜辞证明,殷商时期已完成了对天上最高权威神“上帝”的创造,并迷信它有广泛的神力。西周以后,更多的是称上帝为皇天、上天、旻天、昊天、苍天。周代上帝称谓多样并混用,表明上帝信仰已广泛流传。

(2) 鬼魂崇拜。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主要内容有相信人死以后灵魂不灭; 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力; 把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

(3) 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通过纪念祖先功绩,加强共同血缘观念,明确人们之间的辈分关系。

(4) 前兆迷信和占卜。前兆迷信是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