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2.“文”的引申义
(1) 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加工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
《论语·雍也》曾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 “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
(3) 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上。
《易·贲(bēn)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4.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 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
5.《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第一次提出“文化”。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