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复习资料(9)

发表时间:2021-04-15 11:30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三章 辛亥革命

6.三民主义学说的意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7.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

1905 年至 1907 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论战的焦点)。

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

改良派:竭力为清政府的民族和阶级压迫政策辩护,认为中国只可改良、立宪。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8.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意义

(1) 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从而加入革命的行列;

(2) 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9.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局限性

(1) 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未能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2) 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3) ) 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形式的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

(4) 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0.1911年4月 27 日,在黄兴的亲自带领下,120 多名革命志士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也称广州起义)。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