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江苏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节复习资料(7)

发表时间:2021-04-14 10:33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1.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12.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行动

(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人物著作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人类公理》等

梁启超《变法通义》

谭嗣同《仁学》

严复《天演论》

(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等)、办报纸、设学堂。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纸有梁启超任主笔的上海《时务报》; 严复主办的天津《国闻报》以及湖南的《湘报》等。

 

13.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 论战的主要内容

①要不要变法;

②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③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2)论战的意义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比较集中的反映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 进一步开阔了新型

知识分子的眼界,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1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维新派在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关头挺身而出, 掀起了变法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救国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冲破了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鼓吹民权,提倡设议院, 主张用君主立宪制来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进化等观念, 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 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形成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并对近代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15.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 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远不是封建势力的对手;

(3)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所争取到的有力支持者甚少,只有不掌握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

维新派既无严密的组织,又不掌握军队,也没有发动群众的支持,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其结果只能是失败。

 

16.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和局限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①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的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让资产阶级及开明绅士的代表参加政权;

②在经济上, 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③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维新派大声疾呼救亡图存, 却一直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 而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3)脱离人民群众。

维新派活动范围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维新派不仅脱离人民群众,而且害怕人民群众,缺乏群众支持。

 

17.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与教训

(1) 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政治朝气,表达了这一新兴阶级的政治追求;

(2) 戊戌维新以悲剧性的失败而告终,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 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3)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推荐阅读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