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犯罪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
A. 系统性
B. 客观性
C. 综合性
D. 主观性
【正确答案】 C
第2题 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
A. 纽带作用
B. 辅助作用
C. 核心作用
D. 基础作用
【正确答案】 C
第3题 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
A. 抑制犯罪动机
B. 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
C. 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D. 预防重新犯罪
【正确答案】 A
第4题 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
A. 犯罪工具
B. 犯罪地点
C. 犯罪原因
D. 犯罪载体
【正确答案】 C
第5题 犯罪人犯罪意识的外化表现是【】
A. 犯罪心理
B. 犯罪现象
C. 犯罪行为
D. 犯罪动机
【正确答案】 C
第6题 预防重新犯罪属于犯罪防控系统的【】
A. 第一个层面
B. 第二个层面
C. 第三个层面
D. 第四个层面
【正确答案】 C
第7题 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
A. 惩戒性预防
B. 控制性预防
C. 保护性预防
D. 堵塞性预防
【正确答案】 D
第8题 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
A. 发案数
B. 相对暗数
C. 恒比数
D. 绝对暗数
【正确答案】 D
第9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犯罪地域分布出现了向【】
A. 西南倾斜现象
B. 东北倾斜现象
C. 西北倾斜现象
D. 东南倾斜现象
【正确答案】 D
第10题 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观点是【】
A. 精神分析理论
B. 挫折攻击论
C. 智能低下理论
D. 隔世遗传理论
【正确答案】 A
第11题 社会责任说认为【】
A. 绝情是一种社会责任
B. 留恋是一种社会责任
C. 无奈是一种社会责任
D. 依恋他人是一种社会责任
【正确答案】 D
第12题 推导出著名的“犯罪饱和法则”的犯罪学家是【】
A. 加罗法洛
B. 菲利
C. 萨瑟兰
D. 弗洛伊德
【正确答案】 B
第13题 激起和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力是【】
A. 犯罪动机
B. 犯罪原因
C. 犯罪条件
D. 犯罪机会
【正确答案】 A
第14题 【】是犯罪的推动因素和维持机制,是犯罪发生和存在的根据。
A. 犯罪动力
B. 犯罪现象
C. 犯罪原因
D. 犯罪动机
【正确答案】 C
第15题 下列诸项中属于被害的诱发性因素是【】
A. 言语过失
B. 易被害的职业
C. 缺乏安全意识
D. 居住犯罪高发区
【正确答案】 A
第16题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
A. 打击
B. 防范
C. 管理
D. 改造
【正确答案】 A
第17题 从研究方法上看,刑法学主要采用【】
A. 事实分析法
B. 规范分析法
C. 法律论证法
D. 犯罪行为解析法
【正确答案】 B
第18题 犯罪现象的基本表现和构成要素为【】
A. 犯罪人
B. 犯罪行为
C. 犯罪动机
D. 犯罪动力
【正确答案】 B
第19题 既是衡量社会治安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依据的是【】
A. 社会保障感
B. 社会安全感
C. 社会支持感
D. 社会同情感
【正确答案】 B
第20题 九十年代初代表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和实践最高成果的文件是【】
A. 《关于提请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
B.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正确答案】 C
第21题 古典学派认为预防犯罪的主要手段是【】
A. 保安处分
B. 刑罚预防
C. 教育预防
D. 改造预防
【正确答案】 B
第22题 推动个体实施犯罪行为的最直接原因是【】
A. 犯罪动机
B. 畸形需要
C. 偏执的性格
D. 消极的心理状态
【正确答案】 A
第23题 犯罪研究表明,影响犯罪人年龄之区域性差别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人口结构
C. 地域文化
D. 政治环境
【正确答案】 B
第24题 经济转型过程中犯罪的增长,往往是通过诸多【】
A. 直接原因
B. 间接原因
C. 相关因素
D. 中间环节
【正确答案】 D
第25题 相关推断法是从已知的相关因素发展和变化趋向推断预测目标未来的发展趋势,它所依据的原理是【】
A. 连续性原理
B. 类推性原理
C. 因果性原理
D. 可控性原理
【正确答案】 C
第26题 将犯罪预防分为人防、物防、技防的依据是【】
A. 犯罪发生和犯罪预防切入的阶段
B. 犯罪预防所保护和所针对的对象
C. 犯罪预防所凭借的力量和媒介
D. 犯罪预防的方法和功能
【正确答案】 C
第27题 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
A. 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B. 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C. 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D. 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
【正确答案】 C
第28题 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现象,使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保持国家长治久安,这属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A. 最终目标
B. 战略目标
C. 阶段性目标
D. 理想目标
【正确答案】 A
第29题 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在对芝加哥地区的犯罪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
A. 同心圆说
B. 犯罪饱和说
C. 犯罪的生物遗传说
D. 模仿论
【正确答案】 A
第30题 改变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主张是【】
A. 罪前预防
B. 罪中预防
C. 罪后预防
D. 罪中和罪后预防
【正确答案】 A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