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是一篇语文专业自考论文,所研究的方向是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自考论文是自学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一、进行听力学习策略教学的意义
听力理解是人脑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对所听到的语言进行加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听话人根据一定情景中的信息提供的线索和已掌握的社会、文化与语言知识,采取多种策略达到理解的目的。听力理解中,特别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为提高听力理解水平而采用的策略是20世纪90年代听力研究领域出现的新课题。实验证实,是否有意识地进行听力策略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像听力课其他内容那样认真计划与实施。
二、听力学习策略的定义与组成部分
听力学习策略是指听话人为理解说话人的意义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系列对策、方法和技巧。目前一般认为,它包括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指计划、调整与组织安排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的策略: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如怎样调动语音、词法与句法及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以正确理解语言的内容等:情感策略(affective strategies)。指在听的过程中对情感的控制,如提高兴趣、克服焦虑等。这些策略使听者能比较主动地掌握、监控与评估自己的听力过程,对听力理解的程度影响很大。进行听力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多听语言材料,而且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即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策略与方法提高听的效率。
三、学习策略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听力中所存在的困难,教师可有意识地使用一定的听力学习策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个人特点的策略与方法,不断提高听力水平。
(一)元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听力学习,高职教师应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整个学期中的教学内容和步骤,而不应仅在上课时即兴发挥。在宣布听力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应向学生说明听力学习策略的意义、目的和内容,指出听力课是主动吸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需要积极思考,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益。
(二)情感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之一是情绪不稳定。成绩好时觉得很容易,遇到困难时又常失去兴趣与信心。在传统的外语课堂里,虽然教师也鼓励学生,但是未能让学生自己掌握情感策略,将控制情感变成自己的要求和行动,有时教师的提醒与鼓励不仅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策略的教学需要贯穿始终。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1)及时鼓励与启发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坚定克服困难与焦虑的意志:(2)组织学生同桌两人或小组讨论,让他们自己互相鼓励与探讨问题,时间不需很多,只要学生增强了信心,仍可在语言难点上下工夫。
(三)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元认知和情感策略都不涉及听力活动本身,而认知策略直接与听力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掌握语言的过程)联系在一起,它是听力学习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认知策略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将已有的各种社会文化知识和他们掌握的外语语音、词汇和句法规则与所听语言材料联系起来。因此,在听力课中可进行听力前活动(pre-listening activities),使学生在听段落前初步掌握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和语言难点,听力前活动是听力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方式可采用录像片断或多媒体教具,形象十分生动,学生通过观看图像与讨论,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听力材料帮助很大。在进行听力前活动时应注意,内容不能太多,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产生虎头蛇尾的现象,从而远离了听力课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听力学习策略的教学是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有效方法。在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一定的策略,以提高学习效益。与其他当代听力教学法一样,基于学习策略的教学法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听力学习策略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重视听力材料整体表达的主题,使学生完整地理解语言的字面与内在的含义。这与传统听力教学法在教学思想与原则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当然,听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大量反复听取语言材料外,还应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在当代听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为教学目标服务。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