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指南 手机版 网站地图 NEWS自考

15755063059

自考咨询: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江苏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自考毕业论文范文】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05-07 17:44 来源:未知 作者:江苏自考网小编

【导读】本篇是一篇语文专业自考论文,所研究的方向是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自考论文是自学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一、阅读与写作的相互影响

阅读与写作在认知和语言学上的相似之处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关注,一些研究者追踪研究了读写的相关性。Shanahan(1984)和Shanklin(1982)均提出由于有单一的认知能力作为阅读与写作的基础,一个领域的能力提高会导致另一个领域能力的提高。阅读与写作几乎是两个相同的过程,共同拥有关键性的认知机制,阅读者和写作者都运用一系列心理过程,积极参加探索意义、创建认识语篇世界的活动,并在处理语篇时、至少是在脑海里构建语篇时,两者都从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库里提取资料。Shanahan(1984)指出“如果阅读和写作涉及相同的认知结构和过程,一方的教学可能会导致另一方能力的提高”。Shanklin(1982)声称阅读与写作都是建构过程,都是受某种基础能力的限制,所以,读写一定是有联系的。她提出,象阅读一样,“写作也是图式的互动与激活,演示和提存的过程”。研究家们认为结构成分跨领域迁移是作为阅读与写作共同的基础认知能力的证据。无论从阅读向写作迁移还是写作向阅读迁移,共同的基础体系或基础知识使得阅读和写作可以在一个领域习得然后迁移到另一领域。

我国著名学者覃建巧(2003)把读与写的关系概括为三层:直接关系:拥有一定的结构、体裁等阅读知识的读者会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写作中,而作者的相关知识也会被运用到阅读中去。间接关系:对阅读或写作技能其中的一项进行训练会提高另一种技能。(例如,对写作的某方面的提高则极可能提高某方面的阅读能力)。双向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的,它们的关系是多层次的。

二、母语读写技巧向二语读写技巧的迁移

Cummins(1981)指出,不同语言的读写能力具有共同的认知能力基础,这一点使得读写相连的技巧可以进行跨语言迁移。他对相互依赖的假设所做的研究最能说明语言技巧的迁移。他论述道:“假如X语言中的教学能促进这种语言的能力的提高,那么只要能充分接触y语言(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校外)和具有充足的学习动机,x语言能力就能向y语言迁移”。学习二语的读写技巧很可能会受母语能力的影响。然而,研究同样表明,学习者只有在认知上掌握足够语言使用所需要的基础知识、这种迁移能力才能发生,

关于读写能力跨语言迁移除了Cummins(1981)的语言基础能力的观点以外,还涉及语言技巧的问题,因为读写能力和语言技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JoanCarson Eisterhold(19901的研究进一步将母语的读写技巧归为二语读写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技巧的这种迁移如何影响二语的读写互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习得二语读写能力的一般过程看起来与本国语读写能力发展的方式相同,是通过二语的读写输入来提高的,但是除了在二语中所学的知识外,母语读写技巧的迁移也会影响二语阅读与写作的质量。

Joan Carson Eisterhold在研究读写技巧迁移中发现了两种不同模式,如下表所示:

Table Models of Literacy Skill Transfer

Components Model A Model B

Cognitive Common underlying Interrelated

process proficiency proficiencies

Language Shared structural Separate language

stnmture components systems

_______I canguage proficiency thresholdLevel_________

Transfer mechanism Restructuring Synthesis

他认为这些模式涉及三种成分:1)读写中所涉及的认知过程;2)作为读写基础的结构成分;3)使过程和结构无论在跨语言还是跨模式上所发生的迁移机制。研究清楚的表明了语言能力是一个因素,所以。在成功使用迁移机制之前要有必要的入门水平。A模式提出了一个比较整体的读写观点。这种模式中母语和二语的读写具有共同的基本认知过程和共同的结构成分。在成功迁移之前,必须要重新建构——改变组织结构和采纳新的策略及步骤。B模式提出的读写观点是阅读和写作的具有相互联系的认知过程和相互分离的认知体系。因为过程和结构是分开的,所以在成功迁移之前必须要进行综合。

由此可见,以上阅读与写作相关性的观点对二语教师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把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正是顺应了阅读与写作两项技能的内在本质关系的规律。正如Widdowson(1978)指出:语言学习者应通过写作来学习阅读技巧,又通过阅读来学习写作的技巧,阅读与写作可以贯通一起进行教学。

三、语课堂上读写一体化教学

研究表明技巧的迁移元论是跨语言还是跨模式都不是自动进行的。这对二语读写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表明,无论学习者是重新建构技巧还是综合技巧,课堂教学对促进迁移都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充分注意阅读和写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1、模仿

首先可以让学生辨别原文中某一段落的模式,熟悉其中句子的不同功能、所提供的信息及相关的词汇手段:然后让学生依照这一模式写出一个类似的段落,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及时地得到读者(教师)的反馈,并及时在词汇手段、意义表达和段落结构等方面与原文进行对照。

2、改写

对所学课文或与其难度相当的文章进行改写,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培养其丰富的想象力,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写前,教师要对原文及文体做必要的解释,要求学生仿照原文的文体。用自己的话写出原文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被改写的句子应简单明了,且不能改动原来句子或段落的意思。

3、复述

复述练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复述练习要求学生把所阅读文章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进行口头复述,而且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进行复述。

4、缩写

缩写文的练习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能力。缩写文其实就是原文的精华和梗概,一般用第三人称。不加入任何个人的评论和解释。缩写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重要写作技巧,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可进行。

5、摘要

对所学文章进行摘要不仅能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能锻炼学生的写作。学生在写摘要时能看出学生学习二语的程度。往往水平高的学生写摘要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文章的大意,而水平低的学生多数是照抄原文。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之后这种现象会逐渐改变。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获取写作素材:写作训练反过来也会促进阅读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充分注意阅读和写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融入写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即已储存的信息。进行创造性的发挥,从中掌握正确的英语表达方式,在阅读、积累、思考、表达等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阅读与写作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上的重要作用。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

tag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