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篇是一篇语文专业自考论文,所研究的方向是论中动结构的分类及特征,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自考论文是自学考试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引言
中动结构指的是下面一类结构:
(1)a、这种作文写起来很容易。
b、这酒喝着像水。
c、这个垫子踩上去软绵绵的。
d、The car drives easily.
e、The book sells well.
f、The pill eats like a candy.
分析以上句子结构,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而动词又是主动语态。似乎这类结构是在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该类结构处于主动和被动结构之间,称之为中动结构或中间结构fmiddle construction)。中动结构是一类NVA结构,N是名词(受事),V为动词,而A为修饰成分,英语中表现为副词性结构。汉语中多表现为形容词性结构。
西方学者Keyser&Roeper(1984),Fagan(1988),Stmik (1995)都对该结构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分析了中动结构的结构和语义特点,并讨论了其生成机制。他们的研究多是从生成语法的假设出发。论证过程复杂,而且没有得出太让人信服的结论。中国学者曹宏(2004)对汉语中动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丰富的例证为基础讨论了该结构对动词和形容词的限制。何文忠f2004)详细地对比了英汉中动结构,从认知的角度对中动结构的形成、构句制约及其语义、句法特征进行了阐释。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动结构的意义和分类及其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
2、中动结构的界定和分类
2.1 中动结构的界定
中。即中间之意,语言学界将1中的结构称之为中动结构,意为它位于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中间。确定该结构的实质,需要将它与这两种平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一般认为,表述事件的语言结构可以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施事和受事分别作结构的主语。例如:
(2)a、I drive the car easily.
b、The car is driven easily(by me).
两句话表示的事件具有同一性,这个事件的概念群包括:我、这辆车、我开这辆车、我感觉容易,以及“车”引起的预设集和“开车”这个动作的预设集等等。在实际话语中,具体表达的概念可能只有这些概念的一部分,而由于概念的突显不同,语言中对同一事件的表达便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人们在叙述具体事件时。会先确定突显的部分。并据此在概念群中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主动语态突显的是动作的过程,在过程的参与者中,又突出施事者;被动语态突显的是动作的结果,受动作影响的受事成了突出的部分。由此可知,在事件的概念群里面,根据突显的不同,可以区分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在语言中,需要突显动作的性质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结构:
(3)a、To drive the car’s easy,开这车很容易。
b、The car's easy to drive,这车容易开。
c、The car drives easily,这车开起来很容易。
以上三个句子都表示动作的性质概念,从概念的突显来看,它们都是平行于主动、被动的结构。其中(3)a句用不定式做主语,(3)b句用不定式做补语,都是用“be+ad”结构作谓语,而(3)c句则是行为动词作谓语,句中主谓关系同动词drive的论元(施事与受事)的关系不能对应。这类结构正是我们所讨论的中动结构。
以上分析说明:①中动结构与主动、被动结构有着对应的关系,但突显不同的概念,主动结构突显事件的过程,被动结构突显事件的结果,而中动结构则突显事件的性质,具有描述性特征。②在中动表达中,事件以及动作施事都是隐藏的,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他们都是泛指一般情况。
2.2 中动结构的分类
中动结构的实质是说明事件的性质,那么对中动结构NVA的分类需要根据修饰成分的语义特点来进行。在此基础上,中动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2.1 能力类中动结构
这类结构说明施事的潜在能力。使用的修饰语通常为:easily,without any difficulty,或汉语中的“很难”、“不难”、“很容易”等。例如:
(4)a、This book does not read easily.
b、The car drives without any difficulty.
c、这个题目写起来不难。
2.2.2 性质类中动结构
这类结构说明主语的实际特点。使用的修饰语英语里常为well,汉语里多为性质类形容词。如:
(5)a、The book sells well.
b、A person who has a good figure photographs well.
c、这艘船开起来很快。
d、这把剪刀用起来很顺手。
e、这论文写着让人头疼。
2.2.3 比较类中动结构
这类结构与性质类中动结构相似,但它通过将描写对象与另一事物或事件的比较来说明其性质。修饰语常为like……,“像……”、“跟……一样”等。
(6)a、This pill eats like a candy.
b、这车坐着跟奔驰似的。
c、这酒喝起来像水。
通过对中动结构的分类,可以看到这三类结构都有其共同的性质和特点,其语义的重点修饰成分A表述的实质是在隐含的事件中潜在施事的一种感受。
3、中动结构的特点
3.1 中动结构的句法特点
和主动、被动结构比较。中动结构有其自身的句法特点。
首先。中动结构是NVA的结构。其中主语N是动词V的受事,V采用主动形式,这使它不同于主动、被动结构。例如:
(7)a、The shopkeeper sold the books well,
b、The books were sold well,
c、The books sell well,
(7)a为主动结构,说明卖书事件的发生;(7)b为被动结构,说明卖出去了很多书这个结果;(7)c为中动结构,说明这书具有好卖的特征。
另外,中动结构中必须有修饰成分来说明事件或事物的性质,这与英语中的作格结构有所不同。作格结构和中动结构在表面上有着相似的地方。请看下例:
(8)a、The door opens slowly.(作格结构)
b、The pencil writes badly.(中动结构)
然而,作格结构在省掉修饰语后仍然成立,而中动结构就不行。例如:
c、The door opens.
d、*The pencil writes.
这说明中动结构与作格结构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修饰成分是不可缺少的。
3.2 中动结构的语义特点
首先,中动结构具有事件隐含性。Sung(1997)指出动词的体特征不能在中动结构中体现出来。例如:
(9)a、*The book was selling easily at 8:00 yesterdaymorning becausse the author was there.(Sung,1997)
b、*Govemment officials have bribed easily.(Fagan,1988:181)
然而,下列句子则是可以被理解的:
(10)a、The books sold well last year,
b、His albums age selling well in the Asian countries.
c、This manuscript is reading better every day.(Fagan1988:182)
综上所述,中动结构的时态和语态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由于人类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具体的事件必定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或时间段,所以在表达具体事件的发生时。一般都会借助于时或体的概念。Langacker(2001)认为一般现在时不描述事件的发生。中动结构表示的是主语的内在特征。而不是具体的事件,所以通常不受时间的限制,所以中动结构的动词在时和体的特征的体现上也受到限制。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中动结构的动词可以具有时体特征。这时,该结构所描述的特性就不再是一般特性,而成了在具体时空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其次,中动结构具有施事独立性。中动结构不体现动词的施事。虽然结构所描述的特征需要通过事件的进行表现出来,或者是施事在事件进行中的感受,但在句子结构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原因是句子的重点是描述受事的性状特征,施事通常可以指任何人。所以施事是独立于结构之外的,如果需要特别指出施事,就采用以下的结构:
(11)a、The book reads easily for him.
b、对他来说,这种酒喝起来就像水一样。
另外,中动结构还具有受事中心性。中动结构所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受事的特征,所以受事是结构的中心,是句子的话题,同所描述的性状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下面几个句子有着相似的意义:
(12)a、This problem solves easdy.
b、This problemis easy to solve.
c、This problem carl be solved easily.
其中(12)a是中动结构。(12)b含有be动词,(12)c为被动结构。它们都是说明主语情况的。
3.3 中动结构的语用特点
中动结构的语用特点是由它的语义特点决定的,中动结构语用特点中最大的特征是语境独立性,即中动结构所描述的主语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是独立于语境存在的。例如:
(13)This pen writes smoothly.
该句的暗示是: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都可以用这支笔很流畅地写字。是笔的特征使得书写流畅。
4、结语
本文以构式语法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中动结构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特点。中动结构能体现出语义和结构之间的互动,以及动词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动结构的认知框架中包括隐含的事件和施事,以及施事的感受。这使得该结构具有描述性特征,在这种特征的影响下。动词失去了原有的某些特性。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对某些相关问题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如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中动结构的篇章特点,中动结构中的副词/形容词的特点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