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网规划是一个需要考虑发电、输电、用电终端布置等诸多环节的,具有多目标性、不确定性、非线性和多阶段性等特点的复杂系统工程。是电力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规划的合理性,直接涉及到该区域电网的运行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规划需要考虑经济合理,需要有超前意识,需要中长期发展规划。本文将浅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整合成大数据,实现电网的自控、智能调度配置、用电终端储电和用电等相关内容。
1.2农村电网分布范围广、用户分散,智能化建设与发展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与巨大挑战。要想提高农村电网运行水平,提高电网供电服务质量,就必须加大对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力度,采用现代智能技术,引进先进的智能化信息系统、通讯系统,达到对农村电网的智能化优化与改造。
1.3随着现代智能技术的发展,电网也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建设与发展,智能电网有着更高的运行速度,提升了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农村电网规划也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更多的现代化智能技术应用于电网规划,让农村电网同现代智能接轨.本文分析了农村电网智能化规划的意义,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方法。
2.1 农村电网智能化规划的意义
农村地域宽阔,电网分布范围广,用户相对分散,配网架设路线较长,基于农村地区电网的这些特点,要想提高农村电网供电服务水平,则有必要对配网进行智能化规划,当前农村供电依然存在多种缺陷和不足,体现在:
( 1) 电气设备自动化水平低下。现阶段,乡镇电网的自动化建设依然未提上日程,使得乡镇调度的自动化水平、应用水平等都明显落后,而且自动化系统的软硬件也无法达到一致标准,无法达到遥测目标,一些自动化技术与软件都未能充分运用。
( 2) 供电服务稳定性落后。电网无架构,出现了众多的单电源点辐射供电现象,环网供电尚未达到一定的自动化标准,从而使得供电稳定性较差。同时,新能源并网出现较大问题,无法实现互供。
( 3) 通讯落后。当前农村地区通信系统建设落后,通讯自动化水平达不到预期标准,通常将电力载波、微波等充当通讯工具,个别地区选择光纤通讯,整体上通讯水平较弱,无法抵御电场干扰,落后的通讯网络系统影响着电网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农村电网规划依然相对落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农村供电服务质量低下,只有通过智能化改造才能提升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其运行效率。
2.2农村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目标与具体内容
( 1) 农网智能化规划基本目标农网的智能化规划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优化配网结构、提高供电工作效率、控制供电成本,实现节能发电。使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调度等逐渐走向自动化、智能化,达到农网同现代化电网之间的对接。农网智能化规划至少要达到以下标准:通过对农网的智能化改造,创建一个多维度预测监控系统,对电网进行动态、自动化监测,同时要借助 GIS 打造一个电网地理位置可视化平台,能够时刻掌握电网各个区段的运行状况,及时定位并解除故障。
( 2) 智能化规划的技术支持农村电网的智能化规划需要一系列电力基础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其中基础技术指的是: 电网线路、设备等的优化改进,通讯系统、计量设备等的优化等,智能化技术则指的是: 建设智能控制中心,智能电线与变电站等的运用。任何一类技术的运用都应该立足于农网特点,智能化改造所处的环境,以及改造地段用户的实际需求等,最终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优化布局、技术先进、质量较高的农村智能化电网系统,发挥该系统综合性的输电、供电、配电等功能。
2.3智能化规划的基本内容对于农村电网来说,其智能化规划应该既要从电网架构自身入手,进行优化改造,又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再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优化改造后的电网架构,从而实现农网智能化规划的基本目标。
( 1) 电网架构的优化。要正视、分析当前农村电网系统存在的问题,例如: 网架基础薄弱、设备质量低下,线路类型落后等,同现代化智能电网系统存在较大差距,为了实现智能化改造,首当其冲要优化电网架构,遵循智能电网的基本标准和要求来更换、更新电网的相关配件、设备等,例如: 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更新变电站各项设备等,为智能化规划打好基础。
( 2) 智能化软硬件系统的运用。要积极引进并利用现代化智能技术,例如: 智能化通讯技术、智能化计量设备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科技来推动农村电网的智能化发展,提高农村电网的智能化运行水平,从而提高供电服务水平。
农村电网规划的方法和途径。
3.1 配电网规划。要提高配电网的电压等级,从最初的 35kV 升级至 110kV,最终打造出以 110kV 电压级别为核心的网架,应该依照特定的标准来设计网架,有效抵抗自然灾害,创建一个集成化水平较高的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同时,也要深入改造现已存在的综合自动化站,提高其数字化水平。
3.2配网的智能化优化。
( 1) 调整配网结构。为了控制经济成本,电网优化中要形成成本意识,预先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合理规划配变容量、选择导线截面,对配网的最大负荷加以预测。
( 2) 信息采集技术。创建信息采集系统,对电网数据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监督,通过采集信息数据来及时定位、识别故障。配网在整个农村供电系统中处于过渡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也是电网系统中线路最多、网架相对薄弱的部分。现阶段,配网多采用手拉手的供电服务模式,尚未实现全方位覆盖的合环运行结构,只有部分发展较好的地区达到了 N - 1 的标准。无法实现线路间的功率传递,配网自动化水平有限,对此就要积极优化线路之间的转供电能力,实现线路间互供,提升线路绝缘水平,控制线路故障,关键线路选择架空绝缘导线进行供电,采用配网合环技术,引进分布式电源,以此来实现配网自动化。
3.3通讯调动的智能化改造因为目前农村电网通讯水平有限,通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对此则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 1) 引进光纤通讯。将光纤通讯系统应用于主网与配网之间,兼顾电力载波,让光纤通讯网络系统进入千家万户,并同电力系统建立链接,从而达到远程抄表目标,兼顾采用中低压通讯网络系统。
( 2) 供电与通讯服务一体化。创建一体化系统平台,达到供电服务、信息通讯等的同步进行,从而确保网络安全,达到资源、信息等的分享。此外,农村电网规划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和引进现代智能技术,依靠并利用现代智能技术来逐步实现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改造,实际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要立足于农村地域环境,根据一个地区的负荷需求等进行针对性改造,以此来提高农村电网智能化规划水平。
4 结语
农村电网亟待进行智能化改造与建设,要在结合农村地域环境、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农村电网进行智能化优化与改造,提高农村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从而让农村电网系统同城市电网接轨,达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优化发展。
1.牛铭;黄伟;郭佳欢等. 微网并网时的经济运行研究[J]. 电网技术,2010,34( 11) : 38 ~ 42.
2.吴琳;刘文哲;崔荣花;一种电网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3、赵建宁;郑外生;张虹;肖玲;钱纹;钱迎春;周俊东;沈建涛;张立;赵爽;云南电网规划技术设计原则的相关问题论述[A];200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戚轶敏;从美加大停电谈电网规划的重要性[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能源科技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杨琳;浅谈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考虑[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姜吉平;市场竞争环境下地区电网规划的思考[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张聪;王涛;张宁;孙鹏;;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研究与应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麻常辉;马涛;武乃虎;蒋哲;张丹丹;;输电网规划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方法[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白朝果;;新形势下电网规划工作思考[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2年年会山东电机工程学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边昱鹏;任定虎;;曲靖地区电网规划支撑系统的设计开发[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