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
1.什么是独立自主
2.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历程
3.如何处理独立自主与世界革命
三.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根本方针
2.基本国策
3.立足点
四.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长远意义
论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
【内容提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认识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科学价值与现实意义,对于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我们贴近时代、把握现实,理解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度,掌握衡量毛泽东思想的价值尺度,理清毛泽东思想与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之联系。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独立自主/科学价值/现实意义
【正文】
众所周知,毛泽东思想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影响尤其深刻,首先我们介绍一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再由此谈一天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地位
1.近代的中国,灾难深重。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不屈的中国人民进行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斗争。然而,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一次次失败证明:地主阶级的封建改良主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不能救中国。在沉痛的教训中,中国革命迎了新世纪的思想曙光——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不仅对中国革命进行了全面而科学的阐释,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创提出了精辟的见解;毛泽东思想萌芽,形成,成熟的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复兴,崛起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有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独创性的,被实践证明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论著是它的集中概括。
2.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洗礼,今天,在中国大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观念已深深地渗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中国人不可动摇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毛泽东的独立自主思想
1.什么是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之一。独立自主,就是肯定事物运动的源泉在于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决定事物变化的性质和方向。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能促进或延缓事物的发展速度,而且,外部矛盾必须通过内部矛盾运动起作用。独立自主就是以我为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是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观点,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从中国的现状和国情出发,中国社会主义正处在一个生产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把基点放在独立自主这个根本上,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和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改革开放,是扬长避短,是以独立自主为前提和基础的。毛主席提出的“洋为中用”,就是独立自主的生动体现和正确运用,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产物。
2.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历程
中国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奉行、坚持独立自主。从十年内战到八年抗战,中国党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团结和发动广大人发群众,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粉碎国内外反动派的封锁和围剿。从“人人动手、丰衣足食”到“我们正是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了国内外反动势力,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全国革命的胜利。”我们的国家,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天天走向胜利,一天天走向富强。邓小平同志制定的我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和战略目标,依靠独立自主,一个一个地胜利实现。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报告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在党内要反对阶级对阶级的投降主义,在全国要反对民族对民族的投降主义。报告还指出,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最后胜利,必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和独立自主的原则。
然而,毛泽东的这个报告和中共中央自抗战以来所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战略方针,却遭到王明(11月底,从苏联回到延安)的反对。他在1937年12月和193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反对坚持统一战线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主张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负责,共同领导”;反对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反对中国共产党对八路军、新四军的绝对领导和战略统一下的独立自主的指挥原则,主张“八路军也要统一受蒋指挥”;反对八路军、新四军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主张“普遍实行以运动战为主,配合以阵地战,辅之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由于王明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他的这些错误主张一度迷惑了一些同志。但受到毛泽东、刘少奇等的坚决抵制,因而他的错误主张,只在局部地区和个别方面有所影响。
3.如何处理独立自主与世界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共产国际密不可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同共产国际的关系,避免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王明等人把共产国际经验神圣化,唯共产国际之命是从的错误,是不能不认真对待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处理中国革命同世界革命的关系上,毛泽东说:“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之后,世界的事情就连成一气了,要想割开也不可能了。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需要国际援助;不,国际援助对于现代一切民族的革命斗争都是必要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国家的革命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独立的进行,必须努力争取外援,在国际主义的援助下,接受一切国家有利于本国革命事业的物质援助和道义上的支持,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
三.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2、无产阶级革命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互相支持和帮助,但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方针和独立自主的战略原则,以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经济方针,从而壮大了抗日民主力量,指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自力更生”的方针,强调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打败中外一切反动派。
(4) 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成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形势,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3、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经验时,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中国经验的第一条,并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四.毛泽东独立自主思想的长远意义
毛泽东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 条件下努力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的战略思想,是辩证统一的。在今天,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独立自主都是我们的立足点,对外开放,吸收外国资金与科学技术,借鉴外国先进经验,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浅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特色》2006年4月,EduHot
(3)《毛泽东思想概论》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三版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