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一般是指某种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行事准则。然而, 这样的行事准则一来繁琐难以整合, 二来经常没有普适的表述。加上, 道德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客观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 法律法规的引入与执行的强制力便必不可少。这个从“个人道德”转变为“集体道德”的过程, 更近似于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社会契约, 以个体或群体为单位确立共同价值认同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 法律; 理想社会;
一、问题的提出
当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提及“道德”一词, 以“道德”与“非道德”评判和描述行为举止时, 最常见的指代意便是有具体应用环境与场景的生活道德。道德作为社会的一种, 一般是指某种内在的、约定俗成的行事准则, 比如, 在路边碰到需要帮助的人选择施以援手是道德的, 又如, 公共交通工具上自愿给老人让座也是道德的。然而, 这样的行事准则一来繁琐而难以整合, 二来经常没有普适的表述, 从而难以交流、比较与传播。在一些情况下, 人类社会将部分道德条例化或者公理化, 概括成一个抽象概念, 选择规范性的简洁语言表述某一评判标准, 方便口耳流传。比如上文中的“合乎道德的行为选项”可以用祈使语气写为“人们应该乐于助人, 尊老爱幼”等, 之后再将具体的行为与这些道德准则匹配, 若符合则可以说那是道德的行为。
报名电话:15755063059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江苏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温馨提示:如果关于"江苏省自学考试报名及考试"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15755063059或者咨询在线老师 。)
扫码关注江苏自考攻略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