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预览
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福利思想 试卷和答案
(课程代码 0028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星光计划“是民政部应对【 A 】4-101
A.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大举措 B.生育高峰的重大举措
C.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大举措 D.社会贫困问题的重大举措
2.按照社会分配机制层次理论,通过偷盗抢掠谋取的不义之财,属于 【 D 】12-278
A第一次分配 B.第二次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3.在社会福利类型分析研究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将劳动力商品化作为最重要的分类标
准的学者是 【 A 】13-288
A.威伦斯基 B.莱博克斯
C.埃斯平·安德森 D.罗曼尼斯
4.《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进行慈善捐款,企业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捐款额度在应纳税
所得额的 【 B 】11-249
A.1%以内 B.3%以内 C.5%以内 D.7%以内
5.民政部和人事部正式发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正式
建立是在 【 C 】11-255
A.1987年 B.1990年 C.2006年 D.2008年
6.我国社会福利企业的主管部门是 【 B 】10-237
A.各级企业管理部门 B.各级民政部门
C.各级贸易部门 D.所在街道或乡(镇)政府
7.我国的第一所聋哑学校是 【 A 】8-183
A穆威廉在北平设立的启明瞽目院 B.查理·米尔斯在登州设立的启明学校
C.张謇在南通创立的私立聋哑学校 D.保定聋哑学校
8.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中国残疾人的数量已经达到 【 D 】8-175
A.830万人 B.2132万人 C.5164万人 D.8296万人
9.根据《收养法》的相关规定,收养达到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这个年龄标准是 【 A 】7-152
A.10周岁 B.12周岁 C.14周岁 D.16周岁
10.2002年,国际SOS儿童村组织荣获的全球人道主义奖项是 【 C 】5-116
A.诺贝尔和平奖 B.奥斯卡奖
C.希尔顿奖 D.格莱美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1.下列不属于我国港台地区社会福利制度特点的有 【 BE 】1-11
A.社会福利水平高,社会福利支出大幅增长
B.公共开支比重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C.社会福利项目齐全,分工较细
D.有关社会福利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E.在社会福利运作方面,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12.从具体内容来看,我国的老年人社会福利包括 【ABCD】2-62
A.老年人生活收入性福利 B.传统的家庭养老与家庭福利
C.老年人福利服务 D.老年人优待
E.满足老年人的发展需求
13.滕尼斯曾经对社区进行类型的划分,他所划分的社区类型包括 【 ACE 】4-90
A地区社区 B.虚拟社区 C.亲属社区 D.文化社区 E.精神社区
14.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法律依据有 【 ABD 】5-111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
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
D.《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
E.《儿童权利公约》
15.我国儿童福利院的收养对象有 【 AE 】6-127
A.城镇孤儿 B.农村孤儿
C.问题儿童 D.单亲儿童
E.弃婴
16.下列关于收养论述,正确的有 【 ABDE 】7-149
A.收养的目的是使没有父母予女关系的人们之问在法律上产生拟制父母子女关系
B.因收养而形成的父母子女关系,与自然血亲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一样的
C.收养不会导致当事人身份关系的改变
D.收养涉及收养人、被收养人和送养人等三方当事人
E.收养是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7.下列关于残疾人保障金使用的提法正确的有 【 ABD 】10-228
A.可以用于残疾人职业费用
B.可以用于有偿扶持残疾人集体从业、个体经营
C.可以用于残联建设办公楼
D.可以用于奖励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单位
E.可以用于赈灾救灾
18.我国社会福利财力资源包括 【 ABCD 】11-244
A.显性财政转移支付 B.隐性财政转移支付
C.慈善资金 D.福利彩票资金
E.企业赢利
19.第二次分配的实现途径有 【 ABE 】12-280
A.国家税收 B.社会保障制度
C.慈善捐款 D.工作报酬
E.政府公共服务
2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有 【 ABCDE 】15-313
A.儿童早期关爱 B.计划免疫 C.教育 D.预防艾滋病传播
E.保护儿童不受剥削和暴力侵害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儿童辅导6-143
答:
儿童辅导是指专业人员利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运用各种机会促使儿童在生活、学业、感情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全面发展以及潜能发挥的过程。
22.寄养家庭7-168
答:
寄养家庭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民政部门批准的家庭寄养服务机构委托,寄养不满18周岁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家庭。
23.残疾人8-175
答:
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24.慈善11-247
答:
慈善是以慈善公益组织为主导,按照“利他主义”的道德原则,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一种再分配。它通过企业或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个人财富的自愿、无偿转移,对不均等的收入和财富进行调节,增加弱势群体的福利。
25.社会福利研究(狭义)14-300
答:
狭义的社会福利研究是指对为满足老年人、失依儿童、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各种基本需要特别是生活需要,并逐渐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助能力而进行的有关活动的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6.简述进一步做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措施。5-114
答:
(1)进一步完善有关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救助保护的基础设施。
(3)建立全国的接送网络。
(4)改进救助办法。
(5)加强调研工作。
(6)加强救助保护队伍建设,实现救助保护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27.简述儿童养育机构的人生观教育的内容。6-136
答:
(1)早期教育,应从孤残儿童接触社会开始就有意识地将其心理发育过程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结合,增强他们的认识能力。
(2)规范教育,即让孤残儿童明确是非曲直,自觉抵制消极因素的刺激。
(3)行为养成,儿童养成机构要建立健康文化氛围,加强对文化导向的规范,通过正常的管理及时矫正孤残儿童的行为偏向。
28.简述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8-187
答:
(1)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
(2)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
(3)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需另设残疾人入口;
(4)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
(5)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6)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29.简述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13-286
答:
社会福利制度总是由以下三大基本要素构成的:
(1)福利制度主休,即社会福利制度的提供者和实施者。依据福利对象和福利内容,明确福利资源的制度性提供者是国家、企业还是公民个人,明确福利的实施者是政府、企业、还是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组织。
(2)福利制度的实施对象。依据宪法原则、国家发展的需要或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确定福利制度的实施对象是全体公民还是特定的社会人群。
(3)福利制度的内容。针对福利制度的对象不同,相应确定有关的福利项目。如老年人社会福利、残疾人社会福利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0.试述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面临的挑战。9-206
答:
(1)残疾歧视依然明显
残疾人在就业时除要遭遇姓氏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身高歧视、血型歧视、户籍歧视外,还要遭遇另一类歧视:残疾歧视。由于歧视的存在,造成了人格和就业权的不平等。
(2)按比例分散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舆论宣传工作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
在贯彻落实按比例分散安排残疾人劳动就业的工作过程中,某些相关单位对残疾人就业的意义、残疾人就业的法规和政策等方面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细致的宣传,致使一些用人单位对吸收残疾人就业问题认识不清。
(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收支不够公开透明,存在管理不严、开支不合理现象
对于保障金用于各项开支的比例,财政部门和上级残朕均无明确的强制性规定,因而在实际开支中,容易造成开支不合理现象,真正用于残疾人身上的资金不多。
(4)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偏低
我国1992年开始分散按比例就业,这个制度性设计本身就存在不足,对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不利。
(5)集中就业方面进展不大
集中就业主要依靠福利企业。许多国有福利企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机制僵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福利企业本身也急需进行体制创新。
(6)残疾人就业面窄,就业不稳定,就业层次低,收入微薄
由于残疾人自身文化层次较低,身体素质较差以及就业歧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所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甚至不需要什么技术的体力劳动,就业层次低,收入微薄,而且就业很不稳定,盲人就业的渠道单一,主要是从事按摩业。
(7)残疾人就业满足率和就业率很低
城镇残疾人登记就业满足率是很低的,农村残疾人登记就业满足率虽然比较高,但其中很可能存在一部分“虚拟就业”,即将有一定劳动的残疾人视作已就业。
(8)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农村残疾人虽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但却常常被忽视了。
31.试分析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12-282
答:
(1)社会福利的传递机制分为正式传递机制与非正式传递机制两种。前者是指来源于政府、
慈善基金会、私人投资者等正式供给主体的社会福利资源通过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传递到社
会福利对象手中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社会福利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者则是指家
庭、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小范围募款以及个人自发慈善行为所提供的社会福利资源
传递到福利对象手中的过程。
(2)非正式传递机制不经过中间环节,比较简单。正式的传递机制的过程则比较复杂:福利供给主体向福利传递者与服务者提供资源,包括物质援助与资金援助;福利传递者与服务者收集福利服务对象的信息,评估其福利需求,对符合条件者提供福利服务;福利需求者既可以向福利传递机构表达其福利诉求,通过福利传递机构向政府和社会转达其福利诉求;也可以直接向政府部门反映其福利诉求,个人一般不直接向民间供给主体提出福利诉求;福利传递机构和服务机构在福利资源供给主体与福利需求者之间扮演中间协调者角色,它们既对资源供给者负责,又对福利服务对象负责。
下载说明
!!注意:手机下题库,请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苹果手机必须在浏览器中打开
1.本站题库资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与网站管理员联系
2.历年题库统一以RAR压缩包形式下载!预览内容仅供参考
3.下载本站资源,如果服务器咱不能下载,请过一段时间在重试
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如:题库出错,有错误可以直接通过下放链接入口直接咨询
我们将在那里提供更多 、更好的资源!
(咨询入口点击进入)
------分隔线----------------------------